哈哈哈,話說我會買這個一蘭拉麵的自煮包,實在是因為被朋友在臉書上放的照片給燒到的,不過她是到香港的一蘭買,我是請朋友到日本買.
多少錢嗎??好像是2100日幣,後來仔細想想,好貴喔,在家煮也很貴咧.
不過拿到時,是挺有質感的盒裝.
打開後的包裝,其實没有太多的裝飾,就調理包吧.
這個盒裝麵共有六束麵條,還有三包醬汁.
另外這款是因為我打給朋友問說一蘭拉麵怎麼煮時,她說她在香港還有買另外不一款的乾麵,特地拿來讓我比較看看的.
它的包裝就比較陽春,只有用紙袋裝而已.
不論是日本還是香港,裡面的麵條感覺都一樣,大概是一旁的醬料包不同而已.
乾麵因為是從香港購買的,所以背面是中文簡體字,剛看到時,還是挺不習慣的.
一蘭在日本吃過好几次,給我的印象就是那直條的細麵.
我本來很懷疑這樣一束麵煮出來的量有多少,後來發覺,還不少耶,我幫老公煮了兩束,他還嫌太多,他吃不完呢.
這是乾麵的醬汁,較湯麵的醬汁白濁,而且濃稠.
看看我為一蘭乾麵備出的料,本來想去拉麵店購買叉燒片,後來突發奇想,家裡剛好買了豬腳片去骨的,把它一併放上了.
肉眼看乾麵没什麼味道,我錯了~~~它有鹹度喔,而且我覺得挺鹹的,麵條或其它食材其實可以再多一咪咪,味道挺好吃的,有點像鹹一點的豚骨汁,再來是麵條,朋友說一蘭的麵條較容易熟,所以我算好了時間2分30秒撈起,吃起來不會過爛,而且帶點彈性,剛剛好,還挺好吃的喔.
這是為老公準備的一蘭湯麵,是日本購回的那盒裝,配料我也放一樣的.
麵條不會因為泡在湯裡而變糊,再來是湯頭,真的是一蘭湯麵耶,不過我覺得一包醬兩包麵煮成一大碗公的湯還是太鹹,湯頭其實可以自己調淡一點點喔.
這回多虧朋友幫我帶回台灣讓我們解解饞,用調理包煮出來的麵依然好吃,只不過没有日本的叉燒片還是差了一點,下回我再來買拉麵店的叉燒片回來充當一下.